網頁

2017年12月21日星期四

工作間挑逗 (二)

回想起辦公室未萎縮前是擴張版圖的(見圖),面積由從前幾百呎變幾千呎的歷史永記心中,擴張自然需要招兵買馬,上司認為OA位也照殺,負責包書遞送文件。




那天來了個美女Y小姐,替代被公務員肥雞餐送走的同事,檔主對她出現可謂眼前一亮,那些年在收發部交收時已發現她的身影,那條爛pat牛仔褲看得令人熱血沸騰

和她共事的日子,發現她寫得一手靚字,雖然學歷不高,她很喜歡閱讀,日子輕輕的過,已到年尾臨近聖誕假期前夕,節日氣氛下工作間周遭格外冷清,她竟然在當值期間於櫃檯扭動腰肢跳舞,檔主正正坐在她旁邊,窺見她那麼熱情如火,生理變化動L起來,哈,血氣方剛容易擦槍走火。

檔主都曾經聽過某同事說我見一個鍾意一個(見異思遷),不禁問自己先前和某青春女同事言談甚歡,像開始互有好感時候,但自從Y小姐出現了,檔主真的覺得這個更佳,可惜她早有男友,在下唯有自我默默陶醉於幻想中。

即使有男友又如何?Y小姐也知道在下生滋貓入眼,她也知道在下準備了她喜歡的米老鼠玩具公仔,藏在米老鼠鐵盒中作為聖誕禮物,但檔主始終沒有鼓起勇氣送給她,真的像電車男的情節。

回想某次星期六要開工的日子,她穿了條牛仔短裙上班,坐下來裙子例牌向上翹起,不自覺露出灰色的底底,檔主幾乎噴血了。

果真天下男兒皆好色。

現在平平無奇納悶中,眼睛繼續吃米田共。

2017年12月20日星期三

2017年畫的


很久已沒執筆繪畫了,畫來畫去差不多的...醜。



2017年12月19日星期二

誰是我? (2000年版)

前言:2000年8月18日網頁版雜架攤出爐,其中寫了一篇非常幼稚的文章,切合網誌語無倫次的初心,不經修改,看看當年的情懷。

===

檔主童年在徙置區長大,從前拿著環保蔬菜藤籃返回舖頭路途中,可能衣著不夠光鮮,故被人誤作「討飯者」,到今天依然「哩哩啡啡」,最正可說是那次面試的衣著,令人眼前一亮,斯文、成熟、穩重?通通不是原來的我,正所謂先敬羅衣後敬人,真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自信心爆棚不禁大叫英呀!(如有作嘔作悶的網友,那麼便送你一包甜話梅,請向優之良粉索取參加表格,填妥後寄回清水灣電視城care一舊節目主持人收,每次亂信公司會收你五毫,有豬人通知你來領取...)

天天沒有吃早餐的習慣, 只吃一個蘋果, 和灌大量清水, 想來也是犯賤, 一邊工作、肚子一邊作響, 更邊想著茶餐廳豐富美食, 檔主一向是個低檔人士, 生活平淡毫無複雜可言,甚麼連英文名字怎樣讀法也不懂的飲品,也會敬而遠之,卻喜愛酒店咖啡室自助餐開懷大吃的感覺,和檔主吃飯便要忍受他狼吞吃相,所以很難跟人上人作朋友, 自己窮開心便成...

口說不打緊,其實最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常常易地而處, 為了不想得失別人,弄得自己壓力非常, 雖然在網頁內常指責別人, 但已盡量適可而止,保持表面和平局勢...(沒有人看怎知道罵誰?)

所以極討厭辦公室政治, 那種虛偽無比, 對見人說人話的生物極之憎恨(包括自己), 我想私人機構情況更加惡劣, 聽聞要眾人投票決定請走哪一位同事, 真是世態炎涼,感覺汗顏, 社會竟然如此冷酷...

2017年12月18日星期一

誰是我?十八當廿五...

Hi, 我係lark, 一個積極地消極嘅人囉,哈哈,假如你問我寫完野無人睇感覺會點? 就等於打左八圈麻雀都未曾開胡一樣, 心到震埋~~ 

哈哈, 其實你睇到呢段字即係有人睇啦~ 曾經鍾意買下馬仔、打下麻雀、睇下足球,最弊完全唔入腦,人地如數家珍咁,我就學極都唔識,記唔起馬名、球員名稱,甚至於番數都唔識計,淨係識俾錢就得? 

2000年8月18日,無聊地製作左一個網頁「雜架攤」,講嘅都係自己眼中所謂懷舊事,2007年10月6日學人寫下Blog,視無畏零收視為己任,2013年12月26日Yahoo Blog結束營運,隨即轉移陣地安置舊站,2015年尾心思思又寫自己應該記低嘅野,直至今日博客已是過時產物,仍堅守這個世外桃源尋夢地。

檔主是個怪人,手機沒有上台,寧願要散餐低用量八元一個鐘上網,茶聚飯聚時才會實地現場報導,盡量利用場地提供的Wi-Fi服務,否則極少用手機與外界通訊,在街道上只會專心行街,乘車都是默默地坐著,沒興趣看甚麼串流影片,個人覺得充滿自由意志去做/不做每件事,不隨波逐流不群不黨自得其樂,畢竟早已屆充滿個性的阿叔輩。


18歲時被人誤認25,原因天生樣貌老積,很多年前和友人上戲院看霑叔電影「大咸濕」,朋友竟被帶位員查閱身份證,令人啼笑皆非,大家年齡相差最多一年半載,某農曆年除夕,往文具店選購雙面膠紙,竟被店員稱呼阿叔,當堂語塞,看來看去大家差不多年紀吧?別亂認細佬喎!XDD

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

轉載:邏輯、三段論、悖論 by 王偉雄

我不是邏輯學家,但在柏克萊加州大學讀博士時,哲學系有logic requirement,要取得博士學位一定要過這一關;我花了一段時間苦讀和做練習,並通過數理邏輯學家Charles Chihara的親自考核。經此訓練,我總算有能力教授大學的邏輯入門課,今個學期教的其中一課就是符號邏輯導論。也許是職業病吧,我在報章或網上看到寫及邏輯的文章時,都格外留神,不希望見到有人傳播一些對邏輯的誤解。

「邏輯」可以泛指思考或理據,例如問「你這是甚麼邏輯?」或說「這人的邏輯真怪」;可是,說到邏輯訓練,「邏輯」一詞就必須是狹義的,即使不是指高深的數理邏輯,而只是指一階邏輯、歸納邏輯、和非形式邏輯,都不是很容易明白的東西,所以才有訓練可言,未必要正式上課學習,但至少要精讀一兩本好書,做很多練習,才會學得懂。(為免混淆,下文我會用「邏輯學」指狹義的邏輯。)雖然有些人沒學過邏輯學卻很有邏輯頭腦,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邏輯學的訓練至少能幫助他們較容易避免犯推論上的錯誤。

然而,大多數人不但沒有學過邏輯學,也不會關心;寫報紙專欄而大談邏輯學,恐怕是曲高和寡了。無論如何,邏輯學畢竟是有用的學科,挑些有趣味的術語或概念介紹給讀者,應該不會太「趕客」吧。

例如三段論就值得談一談。「三段論」一般是指亞里士多德發明的範疇三段論(categorical syllogism),看這名詞,好像是很勁的東西,其實是極其簡單的邏輯系統,一個下午可以學懂。範疇三段論有很大限制,只有四種句式,每個論證一定是三句(兩個前提一結論),而且只能不多不少涉及三個範疇。十九世紀邏輯學家Augustus De Morgan舉過一個例子來說明三段論如何「無用」:所有馬都是動物,因此,所有馬的頭都是動物的頭。

這個簡單的有效論證是三段論無法處理的。事實上,現在的邏輯課不必包括講授三段論,因為三段論處理到的,一階邏輯也可以處理到,反之則不然。當然,學習三段論也無妨;學了,便不會將不是三段論的論證誤以為是三段論,例如以下這個古怪論證:I am nobody. Nobody is perfect. Therefore, I am perfect.

另一個有趣的邏輯概念是「悖論(paradox)」。我在報章上見過人用「悖論」來泛指思考上的難題,也有人用來指兩難(dilemma)或矛盾。作為邏輯術語,「悖論」另有所指;悖論大多涉及矛盾(或不一致),但比矛盾複雜,一個廣為邏輯學家和哲學家接受的定義是:悖論由一組語句形成,每一語句獨立來看都明顯為真,但各語句合起來時卻不一致或產生矛盾。英國哲學家Michael Clark寫的Paradoxes from A to Z (3rd edition, Routledge,2012)解釋了近百個悖論,包括了最著名的,找來一讀,自然會對「悖論」這個概念有較深入的了解。

有些悖論並不符合上述定義,但是由正式的悖論衍生出來,因此被一些邏輯學家接受為悖論。以下這個衍生悖論值得介紹:我只須問你兩條問題,你便會答應請我吃晚飯。不信?試試看。規矩是你一定要回答問題,而且只可以答「是」或「不是」。

問題(1):你是不是會以相同的答案回答這兩條問題?
問題(2):你是不是請我吃晚飯?

如果你對問題(1)回答「是」,那麽你對問題(2)也要回答「是」,因為兩個答案要相同。如果你對問題(1)回答「不是」,那麽你對問題(2)仍然要回答「是」,因為兩個答案要不同。所以,無論如何你都會答應請我吃晚飯。

其實,我改動了這個悖論裏的問題。這個悖論的名稱是"The Infallible Seducer"(見R. M. Sainsbury, Paradoxes, 3r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p.163),原本的問題是甚麼,應該不難猜到吧!

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

美麗的誤會(一)

一把年紀記憶力有時固執地好,也是煩惱事,別人不記得的竟然在自己腦海中牢牢記住,是小家小器還是…(一笑)

有些事對不起朋友,深感內疚,好在人家大人有大量,多年心結解開。

有一回收到朋友寄來一盒透明扭蛋,多年後說起他早已忘記有件這樣的事。

幸好至今包裝仍然未拆,那包裝紙上還附有他的回郵地址標籤,直至有天他看上了我賣的日版軍事漫畫,好了,一於順理成章分文不收作個回禮,有來有往君子也。



說回正題,多年前還未使用智能電話,已習慣以震動模式代替鈴聲,故收到來電時無聲無息拿起便聽,仿像自言自語。

有次約了群組成員飯聚,順道約了買家(他也是群組成員之一)在身處的商場樓下交收物品,時候未到便與同伴看看玩具,片刻間電話震了正是相約交收的人來電,檔主於是赴約邊行邊說,同伴露出驚異眼光說我:好恐怖呀有人自言自語!

檔主聞言當堂語塞,大家那時候還不算十分熟稔。交收物品的時候,我也曾邀請買家順道出席飯宴,他說約了太座,那麼不便打擾。回想起來檔主一舉一動難道要向人家仔細交待?這事我從來沒有解釋亦沒必要解釋。

好人通常會被人誤解的。(一笑)

2017年12月9日星期六

轉載:喜氣洋洋 by 葉漢良

文:葉漢良

遠期的事,總會千方百計,喬裝成不同的面貌,潛入我們的記憶,並且改寫意義。一九七八年,我離開了學校不過一年光景,便轉職去了新成立的新力唱片公司,學習管理藝人及曲目(A&R Manager)的工作,同事梁兆強有豐富的製作經驗,是我的師傅,他喜歡和我合拍,陸陸續續讓我參與了唱片的製作。



徐小鳳在新力的第二張長壽唱片題為〈夜風中〉,一九七九年推出,其中一首叫做「喜氣洋洋」,原作者五輪真弓,填上廣東詞的是鄭國江。填詞人的野心不大,意念平常不過,只想寫一隻給喜慶場合應景的飲歌。唱片推出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將它編為主打歌曲。

搞藝術的人都知道世道很玄,一首作品、一齣戲,都恍如一條人命,放出山之後,會自己走出曲折離奇的道路。這首歌生於類比訊號年代,卻在數位訊號年代大放異彩,成為了網民對社會上不受歡迎的官員、政客揶揄、贈之「好行夾唔送」的萬民傘;由一首本意要吃盡人間煙火的「飲曲」,如夢如幻地超度到了「神曲」的境界,倒令我們製作人嘖嘖稱奇。網民做過統計,受饗這首歌的知名人士凡五、六,我印象中則不只此數,並且相信陸續有來。

中國人有以歌鳴冤的能力,所以生命力比「小強」還要強。一個元朝,就是靠元曲挺活過來的。追溯得早一點,我們還有〈詩經〉的山歌傳統。〈論語.陽貨篇〉說,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我試做一個現代的粵語翻譯看看。老夫子說:「𡃁仔!點解唔學唱歌啊?唱歌,可以好興奮,可以互相觀摩,可以聚集群眾,可以表達不滿。近嘅可以用嚟招呼啲父母官,遠嘅可以用嚟招呼啲帝君。可以多啲認識邊啲係草木、邊啲係禽獸。」

七十年代尾八十年代初,我們出來社會做事,沒有擔心過賺錢多與少,只希望可以有機會發揮一點自己可能有的才能,處於香港不甚蓬勃的藝術事業,也還算有一點普及藝術的表演空間,整體上,社會還是有不同的可能、有不同的出路。

二零零三年,術數界普遍認為是七運的最後一年,好幾個光芒四射的巨星,急不及待的移民去了天國,爭先恐後地為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代之而起的,便是金融才俊和富爸爸的一統天下了。社會價值觀單一,缺乏長遠的策略和眼光,令年青人感覺窘迫、擠壓,是顯而易見的。

當年,最具規模的錄音室由百代唱片公司經營,設於又一村達之路,是錄音界的聖地。我們把自己關進了去,沉溺於一個不見天日、不知時間的境界,但是眼界和心靈,仍享有自由和寬闊。

錄音室的隔音設備很雄厚,熱鬧的演奏者清場之後,我走進演奏間,在那種死寂的環境,會清晰地聽得見一道非常微細而刺耳的電流音頻,令人頗為不安。

對抗死寂的方法,就是知道明天還會有才藝之士和性情中人到來,會再擂起一陣鼓聲,會再把電結他插上,掄起一陣勁量的弓弦,然後仍會有人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歌聲多奔放個個喜氣洋洋!

「喜氣洋洋」由一首助興的歌曲,變成了追魂攞景的殤歌,是典型的嶺南鬼馬幽默風格。香港人能夠有苦中作樂的幽默,肯定死不了。

2017年12月1日星期五

打火機與文具 (修訂版)

檔主不吸煙也可收藏的打火機。

中間的是三姊旅行貪得意買的手信,香煙。

鉛筆以前用在繪畫,如今變成收藏品。自問已過了甚麼控的年代,不會胡亂消費。

看看這款施德樓鉛筆身上印有條碼,代表屬於一個年代的出品,在外國文具店可有散裝一枝出售,方便店員掃瞄條碼逐枝計算記帳。

據資料所說,鉛筆筆身採用六角形設計方便手腕握筆力學原理,使用時較為穩定和省力。


同是很普通的鉛筆,除了年代,也有產地之分。

變黃了的間尺很有歷史痕跡,小學年代的用品。

這把是工作間上司贈送之物,恆心儲蓄,生活豐足。


小學年代的姓名印章,吸課本、手冊之用。

墨水筆是小學年代的回憶,那麼派克原子筆屬於哪個年代的回憶?

又是那句,只要不丟棄東西,經年累月後便是網絡平台的分享物。

這個米奇筆盒最靚都是揭蓋的一刻。

中學年代用的鐵筆盒,如今藏有不同年代的筆。

盡在不言中。

筆筒

近代小筆刨設計配合時代需要。

把工作間扔掉的東西保留。


可用橡膠擦掉顏色的木顏色筆。


廣告彩和粉彩都是同事相贈之物。

中描筆

這個是中學年代撻返黎的大號畫筆。

題外收藏:模仿食品包裝的紙巾套,記錄了珍珍薯片舊包裝的模樣,中間的是長條形膠擦。

這枝既不是火機也不是文具的電筒,令你聯想起甚麼?我的回憶是科學幻想片集「超力神勇俠」夏英達變身囊代用品。與圖一一樣是家父所工作的公司,送給客戶的紀念品。

延伸閱讀:

雙面筆盒


辦公室回憶物品(一)



文具相關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