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年11月24日星期五

拉記收獲 (十五)憶霑叔●黃霑看黃霑 (修訂版)




今天藉著記念霑叔,試圖在此約略地分享一些霑叔逸事。

霑叔童年在深水埗居住,自細愛好表演,在友儕之間盡顯領袖本色,在學年代遇上良師益友,受老師薰陶,音樂、文學、翻譯、田徑樣樣皆精。


經老師梁日昭帶領,少年時期的他兼職參與電影配樂口琴部份伴奏,合作期間遇上諸位音樂巨匠,從而偷師學藝,大學年代開始走堂,為黃梅調電影歌曲和音合唱,其後更得到填詞的機會,為國語歌寫詞。

全情投入音樂、戲劇表演,勤力好學,練得一身本領,把興趣化為事業,過程苦樂參半,在大學參與話劇演出,得到業餘劇社高人賞識,間接加入麗的映聲演出,當時電視台乃新興行業,求才若渴,正正符合霑叔百足咁多爪之態,學以致用翻譯劇本及幕前主持演出之外,更獲邀當上編劇,撰寫偵探故事,開始在報章有個固定地盤寫小說、專欄。

完全都是處於因緣際會的年代,加上電台、電視這類傳播媒介的普及,令作品無遠
屆地傳播快樂的種子。

霑叔認為大學生涯,需要掌握在圖書館尋找資料,博覽群書,閱讀名人著作,結識到好朋友,如何觀摩學人治學。

畢業後手執教鞭,但不快樂,之後得到同學介紹加入廣告行,把自己所學用於另一個不相干的行業內,又是另一番際遇,面對華洋職員種種奇怪待遇,與之抗衡,爭取以通俗普及文字撰寫告白,配合小市民生活節奏,與潮流共游以廣告人身份撰寫廣告歌,霑叔可謂一個推陳出新有創意有銀搵的先鋒人物。

六十年代中期,得友人穿針引線,參與粵語片配樂,第一首粵語歌是「愛我的人在那方」誕生,第一次寫旋律是1960年的「忘記他」的歌譜,當時「不了情」導演陶秦寫了三首歌詞,公開徵求旋律,霑叔寫了半首卻寫不下去,十多年後才把旋律完成,更填上歌詞,成為今天的「忘記他」。第一首曲並詞作品是為華娃唱的「謎」。

霑叔向來愛書愛樂愛戲,幾時都認為自己將勤補拙,不懂不明的便看書研究自學,實踐之中再實踐。


由於出道早,在音樂上與他合作的包括老中青三代,電影配樂拍檔戴樂民(圖中那位)年輕時已開始當上結他手;與Christine Samson父親簫王「洛平」早已結識;露雲娜在七歲時候唱廣告歌;世侄乃著名音樂人徐日勤,其父親徐永兆以前在師傅樂團當琴手等。

兒歌「世界真細小」,是在下小學年代曾經可以邊唱邊哼,記得整首歌詞,霑叔為迪士尼訪港表演而寫的其中一首詞。醉心電影的他,先後拍過「天堂」、「大家樂」,歌手陳秋霞更是一take 過唱好插曲「點解手牽手」。

在「流行音樂物語」一書內,可看到一些同音樂相關的論文,宏觀歷史洪流與時代曲的關係,分析、探討與展望兼而有之,提及早年一些上海音樂家南下生活,更對菲律賓樂手推崇備至,不在此一一覆述,
最有印象在霑叔與顧嘉煇合作那段描寫,訴說八九十年代為電影配樂的苦與樂,對徐克導演的愛與恨,觀眾與光影同步呼與吸,那聲畫密不可分的關係,從聲音動感開始帶出一連串影像,相輔相成。書的尾段有很多遺珠歌曲回顧,值得一看。

所借的第三本「黃霑與港式流行」內以淺白文字探討分享所思所想,例如霑叔對各樣樂器與當代歌星的分析,音樂令人有所聯想,聽二胡令人哀傷,色士風最為性感。到底音樂是否世界語言?霑叔認為由於每人各有喜好,普遍來說人們只會專注所好,不去嘗試大開耳軌,因此固步自封。聽音樂,不必懂,懂得過癮就行,不用理會它是甚麼,只要覺得好聽就聽下去,而聽音樂最初目的,就是令人happy,亦希望不聽歌的人也開始嘗試踏出第一步,享受箇中樂趣。

說到八九十年代電影配樂出現懷舊熱潮,令舊曲重生。回憶六十年代年青人對單一創作的不滿,出現爆炸性革命,因此出現Rock N Roll熱,真情流露地分享對世界觀感,對戰爭的厭惡,對未來的憧憬。霑叔更談及創作之道,在摸索中找尋新路向,自求我道,力求完善。以嘻哈態度卻認真地辦事,工作時候談笑用兵,努力而輕鬆,認真而不嚴肅。

書藉末段刊載霑叔對一代巨星的懷念,分享與音樂人共聚時候的點滴,同時我們也懷念霑叔。

老實說,書本好看之處並不能以短短文字一一盡錄
,自問記憶或許遺漏,懇請諸君多多見諒。

後記

看霑叔文章用語修辭豐富,今天已少人懂用,如窠臼圭臬羈束、彆扭、楞住、發楞、悱惻、鵠的、攻訐時彥、失略、嵌進等。

#黃霑  #霑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