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日星期二

石硤尾邨美荷樓

分享2009年3月拍的照片,當時美荷樓仍未活化。

老實說一經活化,已不是原本那回事,上海街618如是。


偶然路過一些著名老店,舉頭一看,店頭換了招牌,由立體字體變成平面印刷,魅力大減,暗呼誰出的蠢主意?

快樂餅店搬回原址,都是不再一樣的感覺,件事錯晒。

唯有靠書籍/圖片,才可真實記錄當中點滴,美荷樓記,乃石硤尾邨居民的回憶,亦是在每個徒置區長大的人一種集體回憶,圖文並茂,散發出獨特人情味!一齊懷想當年。

每家每戶門外擺放小型廚房,火水爐加兩隻鑊,炒餸煮飯盡在這裡。

天台幼稚園自己也讀過,最頑皮有膠筒疴尿不去,係要向鐵絲網度fair,樓下真係多得你唔少。

延伸閱讀:


//根據《美荷樓記—屋邨歲月 鄰里之情》一書中記載,出身於石硤尾邨的名人包括著名導演吳宇森、1980年代泰拳名將陳文義、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前副院長范建強教授、香港經濟日報前社長麥華章等,可說彰顯了獅子山精神。至於已故導演羅啟銳接受訪問時表示,小時候住在與石硤尾邨一條大埔道之隔的後巷鞋店,從狹小的閣仔向外望,對面就是美荷樓,電影《歲月神偷》便是羅的寫照。羅啟銳憶述有很多同學住在石硤尾邨,經常聯群結隊玩耍,故對石硤尾邨也非常熟悉。

...石硤尾邨住的都是基層,生活艱苦,但鄰里關係融洽。范建明指當年不講求私隱,人人打開家門,也可以隨便進出別人的家,「因為大家都是那麼窮,家中根本沒有值錢的東西可被偷去。」他更笑言,當年只要手持一隻碗,在吃飯時間由最前一個單位,走到最後一個單位,「我已經可以吃飽一頓飯了。」因為鄰居煮好飯後,都會邀請他吃一口,走遍全層便足以裹腹,「那時小朋友都不知艱苦,因為捱的都是大人。」//


#昔日屋邨  #徙置區  #昔日公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隨機精選文章

  • 扮電台DJ26.05.2009 - 7 Comments
  • 寫好那...心聲09.08.2024 - 0 Comments
  • 豆槍與回憶28.03.2021 - 0 Comments
  • 關於王菲的小故事08.08.2023 - 0 Comments
  • 在拉記借碟17.12.2024 - 0 Comments
  • KAMEN RIDER MASKED RIDER LIMITED BOX03.04.2021 - 0 Comments
  • 第四屆新秀歌唱大賽宣傳海報16.07.2018 - 0 Comments
  • 點指兵兵童星張家偉04.04.2025 - 0 Comments
  • 扮電台節目_2023032626.03.2023 - 0 Comments
  • 拉記收獲(二十五)胡恩威亂講文化政策31.03.2025 - 0 Comments

追蹤者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