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套電影也有三十多年歷史,當年家母見著他們在大坑渠拍攝,躺在污水旁的演員過後用水桶沖身,相信很多居民被拍攝變成臨時演員,影片帶給很多回憶,有些場口正正在22座附近拍攝,而這些景象只能在電影中重溫。
影片開始對正第一座夜景拍攝。轉向一渠之隔的第十六座為主景。
有誰想過連山上的藍田邨也被清拆重建。
差點忘記球場對開位置可以泊車的,檔主少年時候曾經在路盡頭的小斜坡玩耍。
自問沒有運動細胞,所以少留意畫面背景的籃球場。
這裡的景物幾乎已消失無蹤。(昔日每晚要經19座與20座之間的運動場出入,小心食波餅。)
黃柏文就是拾級而下,與從21座附近樓梯上來的艾迪相遇。
延伸閱讀:
影評 轉自歌謠界第28期 1984.06.18 (電子化:Lau Ho Hoi 修正:在下)
以一部商業片而言,「公僕」可以說得是一流電影,從影片的結構,情節的推展,都是頂非商業片格局,影片的技巧加挿是那麼適當,它無兀突之感,如果比較起剛上映的西片「辣手神探勇勁冲天」,就會發覺我們的警匪片絕不遜於荷里活電影,更難得的是影片故事合情合理,而且富有濃厚的人情味。
影片的題材雖然缺乏新意,但李修賢飾演的B哥無疑塑造得十分成功,寫實之中也是出奇的成功,前半段影片雖有瑣碎的感覺,但在錯綜中却慢慢顯示出明晰的處理,幾個主要人物的交替出現,將劇情拍至最高潮的一剎那,的確感人。
毫無疑問,李修賢錯殺士多小孩一場是煽情的,但如果觀眾無動於衷,那畢竟是太冷血一點,雖然影片的最後一段劇情有點弱,但艾迪被黑仔追殺一場却與殺小孩一場戲首尾呼應,竟然表現了人性在死亡邊緣的最極端態變。
「公僕」是十分出色的,人物情折塑造異常完整(這不僅是對白,行為的表現,而且包含了社會背景,這一點得了編劇之功勞外,演員的演出也是應記一功。記得我曾經讚過黃伯文的演技,這一次亦以證明他們是有進一步的發揮。
#官塘新區 #翠屏邨 #翠屏道邨 #雞寮 #觀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