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真假難分的年代,最初我也是這樣想: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膽敢用了真銀行註冊戶口 #BOCHK發假訊息,抱著懷疑:在線客服?即管孤糕一下,發現那客服電話屬於銀行信用咭部門,原來現在開始,假如客戶收到轉賬,都會收到相關訊息。
說回認屁事,網誌版只有兩位追蹤者,本月瀏覽人次卻使我覺得夢幻驚喜,總是看見一堆虛擬數字便沾沾自喜,這類人最易受騙。
推薦連結網站來源,竟有google-admin 戶口?有圖有真相。 向來很怕看到車cam或這類影片,一群傻人為了騙讚,無所不用其極,會想到失手後果如何?
上列連結關於電台宣傳聲帶,為什麼尾段沒有了急急子說的贊助商名單的?卻用了慢慢活快快活結尾,主持人可自行刪減箇中內容?(近日晴朗播的都是短版,沒贊助商名單又如何?)
聽過其他節目播的是足本版:
(多少人會留意這些無聊事?難怪這裡沒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