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Beyond‧樂與怒海報


這張海報正是檔主1993年5月左右到尖沙咀華納唱片公司索取的,當年本來換取目標正是Beyond Unplugged 演唱會錄影帶,可惜名額有限,最後只得到樂與怒宣傳海報。


其後家駒在日本發生意外,唱片公司為他推出紀念唱片,這張海報隨碟購買贈送的。

今天,默默記念著他,和他的歌曲。

#家駒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雜誌『壹本便利』漫畫專題:A-CLUB 10週年

又一篇過去式的文章,又一個十年人事幾番新的景象,漫周和A-CLUB雖然早已結束,卻令讀者偶然記起它曾經帶給我們美好回憶,幸好這兩本刊物生於八十年代,並沒有受到互聯網的衝擊,那時一切動漫資料靠各位逐頁揭書地細心閱讀。


看看專訪內文有否解答大家多年來心目中的疑團?老闆林查理親身為你填補那段未完的歷史。

原文如下:

即使是對漫畫動畫不感興趣的人,相信也會聽過《A-Club》這個名字吧!10年前,本地漫畫正欣欣向榮之際,這本純粹推廣日本動畫的雜誌誕生了。更由一本藉
無名的小雜誌,發展至今日成為在港、日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專門刊物。但要擠身在現今資訊爆棚、動漫畫卻不及往昔強橫的時刻,這本生存了10年的刊物,似乎非要自強不可!

一切由「海豹」開始

大約10年前,在「天下」、「文傳」等漫畫公司仍未成立之前,日本漫畫在香港的版權,大部分都是由「海豹叢書」 代理的,後來由於業務不斷擴充,與動漫畫息息相關的刊物《漫畫周刊》和《A-Club》便相繼誕生了!與黃玉郎當年統一本地漫畫界類似,同時擁有三份刊物的老闆林查理,亦將日本漫畫的大部分版權壟斷了。

「海豹」有版權?

相信許多人與筆者一樣,都會質疑「海豹」系列是否真的擁有版權?林老闆對此理直氣壯地說:「當年係有個好朋友介紹我做日本漫畫嘅,佢同個邊啲出版商好熟,於是我就一口氣攞到『講談社』、『小學館」、「秋田』之類好多間出版社嘅版權。」據他所講,當時「海豹」總共出版了近300套漫畫,每週平均出版四本之多。當時雄心勃勃,他曾試過一次過投資一百萬去買版權,即約相等於現時的5、6百萬元!

但亦因對市場有過分信心,林忽略了香港市場承接力有限,更要面對現今所有出版社都遇上的問題:「實際賺到錢嘅書唔多,可能20本裡面淨得一、兩本賺錢。但係因為我哋同日本有合約規定,所以有啲書明知冇得做都要出。」林老闆表示,由於多年經營仍不能得到太大利潤,於是便決定在7年前將業務結束。

《漫周》結束不合時

與「海豹」同期出版的《漫畫周刊》,相信是全港第一本日本漫畫連載刊物。由82年開始,足足經營了11年之後,《漫周》卻突然宣佈結束:「一方面係因為我當時覺得做漫畫代理賺唔到咩錢,另方面同日本又約滿,當時亦開始有其他出版商去日本攞版權,於是我就決定停刊。」但在《漫周》停刊後一年,香港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日本漫畫熱,對於自己有份耕耘的成果,卻由別人來收成,林老闆只表示:「係timing嘅問題。」

《A-Club》10週年

上週四(10月10日)剛好是《A-Club》的10週年紀念,據林老闆
說,在10年的悉心經營下,《A-Club》曾試過一期售出四萬書的紀錄,而現時平均每期仍能維持約兩萬書數。但多年來,《A-Club》卻仍未能為公司賺大錢,主要原因是他們一直欠缺廣告商的支持:「我哋本書失敗在廣告少,靠賣書賺錢就一定蝕!」林老闆並表示,最近找了另一位行內朋友找廣告商,而同時亦逐步開始改革內容,希望將讀者層面擴闊:「個時代已經唔同咗,我哋本書好似10年都冇乜變到,而且又咁專門,
將來會逐步加入啲軟性嘅內容……」他對《A-Club》 的未來發展深表樂觀。

版權問題

《A-Club》的所有資料內容大部分都是來自日本的,自然地會牽涉到版權問題,早在5、6年前,日本方面已有人指《A-Club》是「海盜」:「佢哋覺得我哋係翻版,曾經有唔少出版社都過嚟同我哋傾過,最後經我哋解釋之後,佢地終於默認我哋嘅存在,只要我哋唔會翻版
作品,淨係用作報道性質就冇問題!」林老闆說。至於近期有消息證「東販」將會推出《Newtype》中文版,在《漫周》當了5年編輯、現職(A-Club)
編輯的阿昌表示影響不大,只要到時盡量避免使用他們的圖片便行了。

A-Club不息

在10年的歲月中,《A-Club》除了要面對上述内部困難外,外界更經常出現同類刊物與他爭一日之長短,較早期的有《Game Club》和《神奇地帶》,以及只出版了數期便停刊的《漫動作》和《New Style》。而仍在市場屹立不倒的,目前就只有
《A-Club》了。

亦因為《A-Club》歷久不衰,林老闆坦言對他有一份感情:「雖然唔賺錢,但係我仍然做得好開心,我一會繼續做落去!」而編輯阿昌亦對
《A-Club》充滿信心:「最重要係我哋有一個歷史悠久嘅商譽,呢點係其他新書所冇嘅。」


回顧黃金的八十年代,一鼓日本動漫熱潮,我們的年輕時代。


A-CLUB動漫誌於2001年完成了廿多年報導日本動漫資料歷史使命,本文亦可喚作A-Club結束十週年的回顧。


如果真有現代版羅亞方舟,每樣東西只能保留一件,相信檔主手上這一千零一本A-CLUB也可列入其中,從二手店復興書店購買,當時店舖在諸聖中學附近營業,並未搬進金聲戲院對面窄巷。


八十年代,幸好還有復興存在,隨時可在此找尋珍貴寶藏。

 
當年的動畫著實太吸引。


馬沙的反擊,一解機動戰士心中情意結!個人意見認為如果人設是安彥良和老師負責更佳。


 那一年利志達兄同門少年剛出版。


整本書最吸引我,就是這篇百變龍的回憶,機械人在真空管道內注滿海水中準備出動,偉大的名場面,果然有藉口給電視小觀眾邊玩玩具邊玩水。


內容包羅萬有,有漫畫家介紹, 也有介紹玩具及教人繪畫。


 買賣場毫無私隱地刊登每位聯絡人資料,今日已沒此可能了。


 你有沒有看過此篇港人科幻創作?


相信有留意日本動漫專欄,必定看過米奇寫的稿件,現在看充滿懷古感覺。


海豹以報章報導新聞方式賣廣告,都幾有創意。


此期封底是這樣。

網友補充:

巴別2世2011年6月30日 下午10:48

1) 小弟也曾經是 "A Club", "漫畫週刊", "2001"(漫週的姊妹週刊, 較早停刊), "海豹叢書"單行本的fan, 也是林查理公司的 "歌謠界"(日本樂壇消息專門月刊)的讀者...後來, 1990年開始小弟大既忘於其他事情, 包括社交活動比較活躍 , 竟然沒注意到那十年間 歌謠界, 漫畫週刊, A Club 陸續停刊!

2) 復興的 "雙子店" , 我從1990年開始就光顧過它們, 也曾經賣過些書給染布房街店的那位"阿叔"...1990年代後期或千禧年我才發現它的染布房街店已經消失, 只剩下金聲戲院對面後巷那位"阿哥"的舖...這個後巷舖似乎在00年代前半結業。 不過, 它的結業必定不會早於2002年初, 因為我曾經在那裡找到過轟動一時的台灣傳媒人璩美鳳被偷拍的性愛光碟。 

3) 灣仔軒尼詩道市政大廈旁邊本來也有家類似復興的中古書店(忘記了店名), 有很多寶物。 它也在00年代初結業了...相信境內還有一些這類中古書店在過去十數年間陸續結業。 可恨的地產霸權!! **消費者的無耐抗議, 其中: 我減少在地產霸權下出現的大型商場消費。

2011年6月24日星期五

名字奇談

又來一篇令人沉悶不堪的網誌。

甚麼叫美味人名?看見其名字不期然想起美食。
Li Tung Shing - (李)東升(魚)
Stephen Ho - 薯條粉河
Keung Chung Yu - 薑蔥魚
Ching Ching Yu - 清蒸魚
Ou Yuk Ho - 牛肉河
Fan Kam Heung - 飯甘香

有關有趣名字,都可以說說:
Kwan Tak Cho - 關得早,冷氣定係門?
Ng Moon Yee - 這個名字千真萬確存在,中文可叫唔滿意。

由於工作性質關係,經常"接觸"一大堆名字,日子久了,一看他們大駕光臨,腦海便湧現其名字。
或者看見其名字,便聯想他們樣衰的真面目。

辦公室出了很多名人,即人有相似也,甚麼年輕版曾蔭權、又傾又砌的馮檢基、謬利議員梁耀忠、單眼馬草泥、傻笑版陶傑之流,似乎稍為正經一點的樣子也欠奉。


秀才先生都覺得這些名字嘖嘖稱奇!

2011年6月23日星期四

轉載:阿Lam生命中的繆斯

「她牽引着我的創作與感情!」 阿Lam生命中的繆斯

在香港樂壇叱咤35個年頭的林子祥(阿Lam),從70年代尾有機會寫歌和錄製黑膠唱片,當時是他最開心和刺激的第一次,由於在廣東歌上敢於嘗試,令他敢誇言說,自己歌曲變化類型遠比其他歌手多。至於感情上,活了一輩子的阿Lam亦可以十分肯定自己是個幸福的男人。


文:鍾舜英  圖:譚志光 

經歷35年音樂之路,阿Lam從唱英文歌開始到70年代尾有機會首次創作和錄製廣東歌的黑膠唱片,轉折間他與多間不同唱片公司合作過,但每間唱片公司也將創作自由全權交給他掌控,讓他感到沒有束縛,難怪阿Lam也忍不住要說:「我真的很幸運,在沒有束縛下可以唱到那麼多怪雞的歌曲,哈哈!沒有人綑綁着我的創作意念讓我發揮,就連每演唱會的概念也可給我盡情發揮,所以我每次也會去到盡,在歌曲上每個音也是百分百屬於我林子祥,音樂就是我的最愛,而不是拍戲,因拍戲不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上而是要聽導演的指示去做。」

最倒霉的2003

對阿Lam來說,音樂路上最大的轉捩點可說2003年在紅館擔任汪明荃演唱會嘉賓時,未唱完整首歌便掉到台中機關大洞下。自始阿Lam右邊耳朵失去了大部分聽覺,導致他不能聽到百分百的立體聲,他說:「2003年可說是我歌唱生涯最倒霉的1年,除了掉下舞台洞,那年羅文、林振強也離開人世,又是『沙士』襲港人人恐慌的時候。」

不過,阿Lam沒有因耳朵失去聽能而灰心,為了重新投入舞台,2004年開始他為自己安排更多登台工作,無論是大型或小型的音樂會,阿Lam也照唱,他更特別訂製了一部耳機,目的只想讓自己盡快習慣走回舞台上繼續唱歌,他真的不想失去站在舞台的感覺。

最愛女強人

活了數十寒暑,阿Lam能否確切感受到在感情上是一個幸福的男人嗎?阿Lam斬釘截鐵地說:「肯定係,與我一起的女人都是勁人,對我創作影響很大,從第一段感情與吳正元一起時,我們一起踏入娛樂圈,
她在唱片公司工作,頭20年在圈中發展時,我每步也跟隨着她一起。到了葉蒨文(沙麗)出現,我們沒有說甚麼合作,但她卻令我能寫到《零時十分》這些歌曲,跟她合唱那麼多,現在她在我演唱會製作上是極為重要的一員,無論在聲音、音響和燈光上,她也極為關注,我還記得1991年演唱會以法國花園為主題,沙麗連舞台上的花卉擺設也要親力親為落手去插花。」


現在要阿Lam形容他與至愛的太太沙麗間的感情,阿Lam想也不想便用一個「Muse」字來形容自己與沙麗間之感情,「感情上、創作上也能牽引到我的一個人就是她,唱了那麼多年歌的我,雖然要教她唱廣東歌,但也要不時看看她唱歌的方法來從中學習,她就像是我的一個倒影,我們就像王家衛有梁朝偉去配合,這個演員很接近這個創作人,他的表達永遠讓對方最舒服,這戲就是他的Muse,真的很難才能在圈中找到一個那麼匹配的人還能跟自己一起的伴侶,假若大家興趣不同,步伐不同的話便很難做到這件事。」



林振強是天才

說到廣東歌發展上,阿Lam絕對不可不提黃霑和林振強,「一開始黃霑為我填詞時,他想到甚麼便講,會很直接地唱出來和說給我知那况唱得不好要改進。而林振強則幫我透過音樂講了很多我心想的思意出來,他真的是一位天才,竟能將《愛到發燒》也可以寫到出來,我跟他說話不多,但每次我只要說給他知道我創作這首歌出來的感覺是怎樣,他便會為我寫出一首絕對是我心想的歌詞出來,我想那首歌是講笑、是玩嘢、是真摰的情歌,他總會恰到好處,很到肉地填好詞給我,他為我填寫的歌最深刻可說是《每一個晚上》,這首歌肯定對我有極大幫助。」


#林子祥

2011年6月22日星期三

火鳥重生‧朱祖兒

 
很多年前看過朱祖兒先生作品我不想一個人住,但印象不深。

 
沒有看過他早年作品,只懂看武俠技擊漫畫,故不敢自稱甚麼粉絲。

在智源工作時期認識一位朋友,收藏了朱先生的作品。

這篇專題訪問乃N年前壹本便利雜誌內刊登,看看當年朱先生對香港漫畫行業的見解,從事廣告界十多年,患病後以客串漫畫主筆身份推出個人單行本心路歷程說起,故文章標題為火鳥重生。

看完專訪感覺現今行業是否仍然一成不變?讀者有沒有像他說的進步?
題外話,他的樣子真的有點似日本歌手山下達郎(Tatsuro Yamashita)。


同場加刊N年前的畫佬架步,以四個字形容:簡潔舒適。


後記:

很想在維基百科找找朱先生的補充資料,奈何沒有頭緒,或許他在漫畫行業打滾日子不多吧。

找到點點朱先生近年廣告創作生涯的作品點滴:
http://info.hktdc.com/shkmag/old/04vol1/img/pdf/joel.pdf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

 這張精選唱片也有十年歷史。


封套內頁精美彩頁,記錄了一個光輝年代,讓不同年齡的歌迷重溫,或重新認識,延續經典。
當時Paul McCartney and Wings 成員,Paul, Linda, Denny Laine & Denny Seiwell 
 後來加入了結他手Henry McCullough

 此時轉了鼓手 Geoff Britton

 剩下三人組合。

 直至1978-1980年,又變回五人組合。
(除第一張圖之外,所以圖片由檔主親自SCAN的。)


占士·保羅·麥卡尼,MBE(英語:Sir James Paul McCartney,1942年6月18日-)是一名英國搖滾音樂家、創作歌手以及作曲家,前披頭四(1960-70年)及Wings(1971-81年)樂隊隊員。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保羅·麥卡尼是現代流行音樂歷史上最卓絕頂尖的一位作曲人。

作為披頭四的成員,保羅·麥卡尼與約翰·連儂、佐治·夏里遜和靈高·史達一起取得世界性的知名度,特別是他與連儂形成了非常成功而且影響力深遠的創作組合,兩人攜手寫出好些搖滾樂界最受歡迎的歌曲,例如《Hey Jude》、《Let It Be》等都經常被視作流行樂界的金曲,而《Helter Skelter》被指為歷來第一首重金屬音樂,《Yesterday》則是史上被翻唱次數最多的一首曲子,目前已知已經被2,200位以上的其他歌手翻唱過,並在美國的電視或電台播放過多達7百萬次。

麥卡尼的事業在披頭四時期完結後依然順遂,他與首任妻子琳達·伊士曼和丹尼·萊恩組成Wings樂隊期間有30首歌打入英國或是美國十大歌曲榜,包括《Maybe I'm Amazed》、《Live and Let Die》、《Pipes of Peace》以及與Stevie Wonder合唱的《Ebony and Ivory》,1977年的《Mull of Kintyre》甚至成為英國史上首支能賣到二百萬張以上的單曲,至今仍保持英國最高銷量(非慈善目的)單曲的記錄。

保羅·麥卡尼的團體與獨唱生涯上現已創作了一共60張金唱片、50張冠軍單曲,唱片總銷量超過4億張,份額有四分之一來自英國本土。其中,他的作品曾佔據住英國銷量榜第一位93個星期之多,24張單曲奪冠亦使他無愧地當上英國單曲榜之王;

在美國方面,除了憑個人身份進入搖滾名人堂外,權威的Billboard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同樣32次把麥卡尼或唱或作的歌曲推上第一名,美國唱片業協會也確認在本國售出過1,550萬隻他的歌片專輯。

這一系列驚人數字使健力士世界紀錄在2009年把保羅·麥卡尼列作「流行音樂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家與作曲家」,而BBC新聞網讀者也選出了麥卡尼為「第二千禧年最偉大作曲家」。

(節錄自維基百科)

●保羅叔叔,補祝你生日快樂。

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海豹叢書‧不齊全的男組

檔主由第二十X期起才追看池上遼一的男組,之前的只有往出版社補購。
原來欠缺正本第一期、第六期,全套書46期中竟然收藏了殘缺不全的11-13期。
出版社把每篇故事標題章節版面刪去,竟然慳了四期紙!(原裝日版共25期,一開二中文版應有五十期才對。)


此書記錄了池上老師的畫功進步的過程。

主角永遠型英帥靚正,好像沒有其他形容詞更貼切。


此書正值在七十年代李小龍熱潮下衍生,一群熱血男兒對抗敵人劇情有點誇張,但實在引人入勝,來吧~使出八極拳猛虎硬爬山,對抗影子總理,向惡勢力挑戰~!!!!

2011年6月14日星期二

關菊英‧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


有心唔怕遲,又一好例子,說的是唱片CD化,1982年作品,2004年推出復黑王。
檔主最喜歡它以迷你黑膠包裝,保留原汁原味感覺。

喜歡唱片每一首歌曲,十一首都好好聽,重回八十年代的好日子。

當時小學同學謝遜(花名),幫我把這黑膠錄成卡式帶,那個年代歌迷以一比一時間翻錄唱片,耐性少點也不行,先清理唱片塵埃,掃去唱針灰塵,把一盒六十分鐘卡式錄音帶空間填滿,永記這份情誼。

眾所周知,唱片公司錄音室經歷火災,所有母帶也被銷毀,估計有些音源可能要靠卡式帶、黑膠唱片而轉錄,科技可改善噪音問題,正如各位感覺,成品像聽mp3,和聽那份情意結。

曲目:
●倆忘煙水裡  ●湘女多情  ●浪花與夕陽 ●何妨醉一杯 ●情竇初開  ●海之夢 ●你可知道 ●信心  ●舞影 ●付上千萬倍 ●深心裡一點愛

隨機精選文章

追蹤者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