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星期二

租CD的年代(增訂版)

印象中有租過碟錄卡式的,只是短暫時期,大約九十年代初左右,當時居於紅磡,放工會兜路去歐化那邊,有間租碟兼賣小型電器的店在巴士站附近,太方便了,印象中租過幾隻咁多,後來店舖轉營只賣不租,他們取貨的CD並沒有封袋包裝的,坊間有隻撕去封口自動黏力的膠套,差不多所有唱片店都用那款入盒。

檔主會揀封面無膠盒圓孔印的買,那些包裝工人入封面時可否認真些?盒子蓋上透明位剛好「踏正」封面邊緣,破壞了歌書完整,小冊子太厚的話,拉出來又易爛,凸!所以很少掂封面,專心聽歌看甚麼?


近期大熱電影Top Gun(續集),當年就在那間租碟舖買下限量版圖案CD,回想智源工作年代,同事借了盒卡式給我,號稱甚麼環迴立體聲,他建議耳筒每個聲道套上兩個耳棉,藉以加強低音云云,自認大鄉里至今仍未看過這齣電影,感受不到那種震撼。

電影「人鬼情未了」上映的年代,同事說起The Righteous Brother 有一首插曲You've Lost That Lovin' Feelin' 在壯志凌雲片中出現,Soundtrack 卻沒有收錄到此曲,很多年後唱片公司才推出super expanded version加返落去,很明顯傾掂版權出啦。

某程度上買那圖案碟多少和那首歌有關,但當時不知歌名,加上店方以特價招徠,彩碟很罕見便付款購買。

網圖

那些年光顧旺角節拍時,他們已沒有租碟服務了,有一期寶記特價碟出爐,其他店斷貨的,他們算是齊款,至於店主是否黑面神?不理啦,買碟就買碟,俾錢、收貨、走人,和你做人世咩?

以前D碟真係好抵。

分享一篇十多年前的網文,關於節拍:

//如果你一直是一線發燒友,並且同時也是網民的話,對於節拍唱片黑面神這個稱號,一定不會陌生,

話說十年前開始,在旺角荷里活商場三樓的節拍唱片,老闆娘就開始被網民稱為黑面神,因為老闆娘在店鋪內,一向都無笑容,整日黑口黑面,無論顧客是否有幫襯,一一都是黑口黑面,所以網民就開始用黑面神稱號來代表節拍唱片老闆娘。 

其實講句公道說話,法例真係無講過零售業一定要時刻對客人笑啊,老闆娘是賣碟,唔係賣笑,所以唔係幾好聽吧。

而我都很多時候會去節拍唱片睇碟,有時都會在節拍唱片找到我想要的碟。

後來德發商場對我來講比較方便,唔需行樓梯,所以無乜事都無上去節拍了。

但如果我要買的碟剛剛售清的話,我一定會去節拍唱片碰碰運氣。

早兩日行經旺角威威店時,發現原來節拍唱片搬了來地鋪,而且和威威店只是一鋪之隔。

節拍唱片所在的新地鋪,不只一層,還有閣樓呢,不過當日無開放樓上,只開放樓下營業,不知日後是否會同時開放呢?

節拍唱片地鋪,依舊是出售CD,DVD為主,依然有出售來自日本的平價DVD。//

延伸閱讀,文章節錄自曾經是澳門居民的黃夏柏先生:

兼營代客錄歌

澳門的唱片舖不如香港具規模,大家卻不約而同提供代客錄歌服務。當年我亦偶有光顧,拿着空白卡式盒帶到店,選好要錄的歌,兩天後便可取貨。收費按歌計算,每首歌約收費一元,此舉無疑有違完整聆聽整張唱片的鑑賞原則,奈何沒有餘錢購買原裝正貨,唯有採此權宜之計。

九十年代,雷射唱片大行其道,唱片較耐用,借碟予顧客「試聽」亦變得普及。當時我已移居香港,偶然也到唱片店租碟「試聽」,合心意的歌亦會錄進卡式帶,據為己有。讀 1982 年 11月10日《明報》內題為《唱片出租令唱片商大傷腦筋〉的文章,才知道租碟予顧客「試聽」由來已久。

該文指出,當時唱片的出租價為每日二元,最少租三天,最低消費即為六元。同時,唱片舖為免顧客攜碟失蹤,去如黃鶴,故要求付按金,一般較唱片零售價還高。唱片商對此事大感煩惱,畢竟租碟供人試聽難以侵犯版權罪名興訟。不過,以非法途徑販售音樂產品是燒不盡的野草,該文指出「十多年前,代客錄音盛極一時,不只唱片檔,連唱片商店也經營這一生意」,言下之意,早於七十年代已盛行代客錄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隨機精選文章

追蹤者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