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星期二

回憶那些年購買...唱片的日子

去年從親戚手上接收一堆唱片,圖中概括地顯示...產品演變過程,水尾時期的製作變得山寨式,例如使用噴墨打印機列印封面,效果粗糙,碟身使用雜牌CD-R燒錄而成。


這堆在九十年代尾出版,光看碟名本身也想不起有何歌曲收錄在內?我估只有他們的忠實粉絲才會知道。


這張碟面設計尚有一點心思。(近年來出現「仿真碟」,是為高檔次製作,偶爾在面書群組平台也有人分享「連正版也不是這樣的」出色製作。


以張智霖為例,有些翻版商會把歌手其他歌曲收錄在一起,看似大堆頭,令老翻更覺抵買,到現在才最憎這樣安排,想當年mp3還未面世,唱片只有放在CD機內播放。itunes 內置freeDB資料庫竟搜尋到全碟歌名,都是歌迷自行上載相關資料。


foobar2000只能找到這張原版EP的歌名,其他歌辨識不了,證明兩個軟件所使用的「在線資訊庫」不盡相同。順帶一提,有些碟碟內cue檔案出現問題,每首歌開頭dead air 了幾秒,有些碟混進了其他歌手歌曲,碟內最尾那首歌曲只有短短數十秒,十分粗製濫造,似以前家用錄音帶未有足夠空間錄歌一樣,佩服以前錄歌計算精確,盡用卡式帶每段空白位置。


做了小統計,列出親戚擁有歌手...唱片的數量,碟身印刷的字樣編號各有分別,姑且歸納為不同...廠商的出版,個人覺得YYCD質量較佳。

而自己擁有的...碟有些已出現發霉兼甩銀,放在膠盒情況一樣,質量參差。

列表內兩個總數有所差異,畫面左方只統計歌手的個人唱片數量,倒如鄭秀文、許志安各有五隻在手,當中雜錦/外語碟不計在內。


這類圖案碟可遇不可求。


至今自己仍然保留的...碟只有這些。已忘記何時何地購買。


題外話:禮物包括這個裝碟的活動式膠箱,一按機關抽屜馬上彈出,推回去時卻被卡住了,拆開外殼原來有張MD跌在「路軌」中,很好奇它是甚麼歌來的?可是家中已沒有相關機器播,難道再入坑買MD機咩!好難咯。

人總是貪心的,不可能每隻碟細聽一次,回想從前物質貧乏的年代,一盒卡式聽到殘兼食帶,旋律瑯瑯上口,現在一張唱片真正聽得幾多次?大部份轉檔存放在電腦内,通常作備用多過實際需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隨機精選文章

追蹤者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