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雙十一日,寫點應節的事。題目為「幾個傻佬的行為藝術」。
圖片轉自BANG BANG 咁嘅聲第51集,拍攝地點在尖沙咀天星碼頭,在節目內討論關於青少年對生活感到苦悶的原因,並會由專家評估如這趨勢長此下去會構成的禍害。(這裡不會轉載這些嚴肅內容。)
圖一開始,找來幾位「做媒者」演出,說明當代青年人太過精力旺盛,例如把清潔工人搵食架撐丟進垃圾桶內,坐在停泊路邊的電單車上裝作駕駛,踢踢汽水罐,或坐在欄杆等無聊事。(沒有截圖的包括:撕毀/畫花海報、牆身加字...)
有人把點煙後的火柴放進郵筒內。
這位仁兄伏在草叢把弄玩具手槍,向著雞隻發射。
畫面一轉,早前說起市民奉行守法配戴安全帶的討論,個人覺得選擇走路代替乘車便問題不大。(一笑)
到拉記借碟,竟然以為圖中為一套兩張演唱會唱片,成為「差不多先生」的現代版,自認看漏眼,十分汗顏。
翻查館藏,演唱會碟二需要向館員索取,果真奇怪的安排。
正所謂錯有錯著,借來的碟二原來是這張半翻唱加新歌的唱片,當年下了128kbps版本,很少聽,覺得歌者一把年紀歌藝與從前已不可同日而語。 看網友分享出奇蛋DC Comics 角色 playmobil 玩具,以為香港也同步發售,於是託人往超市時順道購買,物品拿出來時O晒嘴,連忙哈哈兩聲,此乃自作聰明/美麗誤會的結果。
基於情意結關係想抽幾隻玩下,純粹調劑視覺,一解心癮而已,並不打算儲足全套。
追加同系大蛋,都是細版可愛。(From Koma Wong)
臨散場要說,不知何解,各大網絡平台很喜歡故弄玄虛,把各類(娛樂)新聞主人翁或其附屬角色樣貌均以「心心」遮掩,要讀者猜猜主角屬誰?一看標題已經納悶,呵欠連連,假若按下版面(一笑),彈出連串廣告,内文看一段不見一段,仿佛被什麼淹沒似的,以後一見這類網站,直接跳過不看,想解悶?建議各位到拉記借本實體書絕不會令人愚蠢起來,到底人需要步行、交流(雖然冇)和溝通,故在此發表謬論,偶爾動動腦筋,保持思考。
#Playmobil #DCComics #Kinder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