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Anita的唱片重新轉為m4a格式儲存,早前看了她幾個音樂特輯,當年甚少坐定定看電視,聽回一些自己認為冷門的歌,就「是這樣的」簡單,她後期(九十年代)出的唱片都幾好聽,歌詞為她訂造似的,盡顯出她對感情生活的憧憬,偶然Rock友唱腔,又有嬌俏艷女feel,似唱了HOCC的歌,充滿新鮮感兼襟聽,足足遲了廿多年重新認識這段時期的她。歌路與時並進,勝過八十年代那些老餅改編歌,例如每次聽Stand by me只覺煩厭,那期選曲十分悶蛋。唱片都是一門生意,以前一年出幾張又怎有好質素?樂迷買碟總想由頭聽到尾,不用skip歌,可以嗎?
很少光顧快餐店,偶一為之是可以的。「是你一次又一次,令我失意又失意...長夜常回想,總覺得諷刺。」香港人不種蕉便不是人嗎?每次發生事時,旁人都有花生吃,可真熱鬧。本文刊登之時,事件已得到解決。
在這個音樂平台找到梅姐「我很快樂」初版封面,一個當年被指侵某品牌權的設計。
圖片與内文無關,早前剪了個好八十年代髮型,但配今時今日的面孔,實在看不慣,阿叔想扮後生?心想是否與理髮師溝通出了問題?明明說好的如何如何,事與願違居多。記得智者說過:「理了一個很差的髮型,不打緊,過一段日子便會慢慢習慣。」幾個星期後頭髮長了點,較為順眼點,自信重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