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雖然不是在四一發生,但值得翻炒一次,很多年前的某天收到三姊來電,不記得怎樣說起她認識黃玉郎,更把聽筒傳給他,說要送我三百號筆咀,當時聽到的聲線真的像老黃,能夠與漫畫家名人談話已經樂上半天,我還追問幾時約見交收,結尾他更向我說聲生日快樂,那刻還信以為真,及後得知是她同事扮的,自覺天真及傻,幾應節吖。
執拾人糧櫃時,發現這品牌蝦片包裝換了新版,而我向來不大喜歡蝦片或蝦條,嫌它平淡中毫無個性,但近世代出的避風塘炒蟹味便明顯有所分別。
我們常說的新不如舊例子比比皆是,「阿珍」薯片在七八十年代士多有售時是很滋味好吃的,也是最早接觸的薯片品牌,那年代仍在油塘廠房製造,每塊吃過後的燒烤味仍殘留在手指中也要吮起來,情況與乾食統X上湯伊麵一樣,那包有蔥粒的味粉正是精華所在,蒜香味十足,如今已吃不回那感覺。丁麵是否變了質沒有認真研究,間斷地吃了幾十年真有點怕,味覺隨年齡退化,偶然一次配罐頭肉丁或回鍋肉刺激味蕾。
現在多數吃生麵或米粉,配合家中長者胃口選擇。還有人們常說的麥記豬柳蛋難吃,絕對同意,從此學蔡瀾先生所說不碰快餐,到酒樓品茗都是一種矛盾,全因搵位易。為健康著想,盡量吃得清淡,少吃煎炸類食品,多吃蔬果平衡身體狀態。
其實每篇網誌都值得看看,別被標題所誤,幾乎每篇都有題外話,自覺趣味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