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星期四

貨物出門


買馬經便是這樣,找家傭買便是這樣,昨天買到排位版(星期二出),今天她不知出版底蘊又買同一份,買的時候,報攤負責人已向她說明不可更換,(報紙下午才有賠率版出)。

明知賣著重覆東西給顧客,先小人後君子來一句「不可更換」這四字真是可圈可點,而我們亦有責任提醒家傭今天不用買報紙。

家中閱報習慣已變,多數選擇免費報章為主,賽馬日才看馬經便不會如此混亂。

嘗試叫家傭更換其他報紙,結果無功而還,也是理所當然。

難道忘記了貨物出門下一句嗎?

2021年9月28日星期二

談千年女王點滴



看人家分享,我要另找一張更高清版網圖,勾起少少記憶,哈?怎麼電視和電影人設也有分別?

當年大台播電視版最有趣是那「鄭森」角色播映途中轉了配音員,由成龍變叮噹,黃麗芳、孫明貞試過配同一角色,可能有人要頂替代配吧,後來劇情說到兩姊妹相逢,兩人分別配雪彌生、雪蓮生之類,她們聲底少少似,片集配音陣容惹人懷念。看資料全話共有42集。

值得一讚當時找露雲娜唱主題曲和片尾歌,「傳說」更加曾經打上港台中文歌曲龍虎榜佔一席位,感覺正過原裝日文版本,可能先入為主關係,歌曲旋律較為適合女聲主唱吧?隨後大台重播時改由梅艷芳主唱,有點夾硬來,大台為了捧自己歌星,風氣有點荒誕已有前科。

總言之美好回憶留在腦海中。

有消息說馮錦棠先生不獲續約,真有些可惜,「聽」近年晚上播的配音劇,也少聽有他演出,因他聲底太過動畫?同期的林元春也少出現,大台共有七十位配音員,以一套劇來說根本不用兼配,但資源分配流水作業工廠式製作,想撚好個角色,難,配公仔似,難,明明角色有表情說話抖氣細緻位,冇左,橫掂收視低,觀眾不會察覺的。

近日了起條癮補睇這套漫畫版,劇情推進得快但有D無卵厘頭,查實動畫N年前重播過,錄左咁耐都仲未睇,即係唔慌會睇(一笑),所以無從比較,N年前已有高人響網頁版度留言,話儲左咁多野又點會得閒翻睇,況且部錄影機都彎臣左,正所謂得物都無所用。

以前香港大把人有錄影習慣,只係曾經無蝕底咁自我感覺良好,睇得自己好了不起咁,實情戇居到爆燈!都係呢句結尾:冇人可以擁有全世界嘅嘢,做人唔可以太貪心,等其他人繼續將老翻發揚光大,而自己係時候對D野作出精明選擇,發揮下斷捨離嘅真正意義。


寡寡地分享張網圖,曾經在日本M記賣緊六千日圓起步。

覺得檔主說不出所以然來?不如看這個延伸閱讀:


#千年女王

2021年9月27日星期一

不懂變通的做法

話說辦公大樓分新舊兩翼,工作間文件交收由行政處特定一個上下午墟期,署方收發部門有專人負責運送裝有文件的行李車到新翼指定地點與各樓層職員互相分發,上星期尾已經目測其他樓層職員把一堆雜誌送往文件箱去。

今天例行交收,那堆雜誌收件的竟是自己工作間?心想大家樓上樓下隨便找個好心方便送來拉記便可,為何要經如此轉折方式傳遞?負責收發部的同事便會覺得你們搞乜春呀?每層辦公室也有手推車運送文件,何不直接了當送往收件處,別要那麼多此一舉浪費人力物力來往搬運,廢時失事。

這樣運作模式持之以恆做足廿年有多....

高層想想辦法理順事情,我話得事就做左你個位啦...

2021年9月26日星期日

扮電台節目_20210926


如風 . 如煙 - 林子祥
One Shining Moment - 張學友
韻律泳 - 何韻詩
車路士的男孩 - 黃耀明
同窗會 - 梅艷芳
====
跌嘢唔好搵 - MC $oho & KidNey
山川 - 李榮浩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 五月天
Sorry青春 - 魚丁系
勵志論 - 盧廣仲
====
難道喜歡處女座 - 林家謙
What are we gonna do - AGA
以光之明 - 方大同
愛心灌溉 - JW 王灝兒
愛人如己 - 趙慧珊
鐵樹 - 林欣彤
====
My Boyfriend's Back - The Angels
The Lion Sleeps Tonight - The Tokens
Since I Fell for You - Lenny Welch
Dancin' in the Streets - Martha Reeves
Going Steady - Tommy Sands
Little Town Flirt - Del Shannon
Suzy Q - Johnny Thunder
Baby It's You - The Shirelles
Ginny Come Lately - Brian Hyland

重溫或下載

金門、卓記的回憶

頭兩張是網圖,如何界定那裡屬於紅磡/土瓜灣已不重要,肯定金門戲院充滿回憶,八十年代看賀歲片指定戲院,經網民提起,後期改為三級片院線已沒有光顧,星期天看電影多數去黃埔了,平日晚上會到旺角一帶戲院,足跡幾乎遍及各區戲院,可是早年儲了一堆票尾已經丟掉,沒法子分享引證。

卓記是七仔斜對面的麵店,最出名是水餃,牛腩撈麵更是好吃,總言之肚餓甚麼也吃得進肚。

代郵,有人質疑上樓看動畫地點,如無記錯,一定在尖沙咀區(一笑),1985年重慶大廈未響朵,學生年代固然對那區十分陌生,在街道左穿右插,又怎會細心留意大廈名稱呢?除非有另一平行宇宙,地點錯不了。

2021年9月24日星期五

架係自己丟

嘈係香港人嘅本性!

話說今日工作間外大型會議室搞緊咩咩活動直播,本來就無興趣知係咩一回事,見佢地響門口貼左「直播期間請勿喧嘩」,連斟水都要兜路行,已經知係大件野!

哈!最唔生秀有四條盲毛坐響會議室門外嘈喧巴閉,佢地越講越興奮,檔主去殘廁揸水關埋門都聽到佢地D餘響,不過幾十秒後當堂靜晒,相信有專人撲出黎呼籲佢地靜D!陷家祥,講少陣會生痔瘡呀?幾十歲人仲要俾人話有乜癮吖!簡直失禮自己機構!雖則已經衰無可衰,正所謂面係人俾,下句廢事講!

到呢刻我都唔知會議室搞乜春直播,邊個台黎左關我春事?證明自己連少少八卦心都無。


當一切慢慢被消失,盡在不言中。

2021年9月23日星期四

膠袋收藏總集編


隨手找出幾個舊膠袋收藏,以前可能登過,沒所謂吧?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半老餅話題不停Loop!循環再造啊。



早前三姊找出的古物,私人珍藏,紅色那個是新年給顧客的版本,被我用作袋盒裝玩具,玩具賣了,膠袋從此回復自由身。


香港大丸和東京迪迪尼都算是某些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吉利時百貨公司膠袋是否十分罕見?

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

一個鐵盒賀中秋



一個殘舊鐵盒如能物盡其用的話,它便不屬於一件垃圾了。


這裡很少祝賀節日,回應率低無可低,也祝各位CD-ROM讀者中秋早午晚安!

2021年9月20日星期一

舊拉打怪人扭蛋●HG仮面ライダー ショッカー怪人 補完計畫

檔主執屋,把東西半賣半送給人,留下最喜愛的扭蛋給自己收藏。


其中之一是拉打怪人,劇場版出現過的怪人,大部份也擁有吧?

曾經覺得每個月把櫃內東西換款,現實是不可能的,盡是一個懶字,扭蛋經常像骨牌般掉下來,咪搞。最近才把珍藏多年的扭蛋拆開,才知道他們是甚麼模樣,所以說買了東西應該要使用才好,免浪費。學友人話齋:把歷年來花的錢買磚頭好過。


圖片轉自:







上圖截至近日為止,仍有一堆未扭蛋化的商品。

而檔主收集範圍十分簡單,只要求收集到舊一二號(去到第52話的怪人)便收手,一切隨緣。

現徵求如下:23, 26, 27, 30-33, 42-43, 46-52 話的怪人。

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

扮電台節目_20210919



今日幾多蝦碌,不過剪晒!

這個秋天 - 關正傑 & 鮑慧珊
這片葉給你 - 葉振棠
也許 - 蔡楓華
秋甜 - 黃秋生
故事 - 泰迪羅賓
===
一步一悔過 - 馮允謙
沙門 - 陳蕾
難道喜歡處女座 - 林家謙
Let's D.A.N.C.E - 咖啡因公園
理性與任性之間 - AGA
====
Moonlight in Vermont - Frank Sinatra
Moonlight Lady - Albert Hammond
Fly Me To The Moon (In Other Words) - Michael Bolton
Moon River - Rod Stewart
Blue Moon - Cliff Richard
Paper Moon - Steve Wingfield
Harvest Moon - Neil Young
===
流金歲月 - 黃凱芹
藍月亮 - 張學友
一樣的月光 - 迪克牛仔
月亮代表我的心 - 方大同
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 - 楊坤

重溫或下載


2021年9月18日星期六

那些年的告示●平民樓宇區/徙置區居民注意


早排執拾,找到的珍貴物品,徙置區年代的告示,從未見過,轉眼已是幾十年前的事,當中用字簡潔優雅,淺白易明,上樓從來都是民生事。

當年的小孩經常犯了第六條,包括自己。


同場加刊政府宣傳單張,懷古味十足。

#屋宇門牌

#差餉手續說明書

#政府告示

2021年9月16日星期四

電台專用CD機



一直好奇現在電台用甚麼器材播CD?

今次Cap到港台直播室專用CD機的圖,它可兼容播放mp3光碟,實際上廣播時候已把聲音壓縮,頻寬高不到哪裡去,無論聽網上直播還是從收音機聽,音質根本不可能百分百還原,實際上播CD和mp3沒太大分別,想想人家投資多時的數碼廣播怎計呀?據知數碼廣播位元率可達至192kbps, 已算不錯。到底你要優質內容,還是聲靚的空洞派節目?總言之是旦啦!




只是找到903直播室的圖,到底用甚麼CD機便不得而知。



同場加映:八十年代電台專用唱盤,Philips CD-303 



新城十多年前仍使用入匣式CD機,要預先把CD放進膠匣子,再塞入唱機內,落後到爆燈!

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

信和,我的回憶是這樣 (增訂版)


前言:對幾十年前發生的事印象已開始模糊,故記得的便寫下來。

在阿波羅工作期間得知道信和其中一間店舖(是否東急?已不大記得)有日版傷追人頭幾期售賣,放工更加拿拿林往那裡搜購,因有幾期內容被評為意識不良,書店已不許補訂。


說起信和,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蒲的地方,本文以回憶買碟為主,早於學生年代曾經在「東急」租動畫黑膠唱片,它原位於現今地庫「廻音閣」鋪位....這張相轉自「城市接觸一香港街頭文化觀察」一書,那個年代書籍多以黑白印刷, 所以沒法子讓它清楚呈現大家眼前。

節錄書中文章,分享唱片店經營特徵,1987年3至5月所得的資料,文字經過刪減。

東急唱片公司

此店位於旺角彌敦道信和中心地庫(見上圖)。此店以月租形式與商場業主租用一面積約 11 平方米的舖位經營。它的營業時間是由上午11 時 30 分至晚上10時30分,其繁忙時間爲下午4時至晚上8時。至於此店的東主是一年約二十八歲的男性,他獨資經營此店已有五年,而且更擁有兩間分店於深水埗區高登商場內,其下僱有三名全職員工,他管理店内一切業務,他亦經常到店內視察及幫助管理業務。至於其業務範圍,主要以出售及出租唱片爲主,其間亦有售賣錄影帶、外國音樂刊物、日本女歌星寫眞集、扣章及歌星相片等,貨品種類較多樣化。

此外,唱片形式中,除一般唱片外,亦有鐳射唱片、外國直接入口唱片及圖案唱片。依照店主所說,出租唱片在其總營業額中所佔的比重甚高,達五分之三:但這亦不及位於菜街荷里活商場的韻律店的出租唱片營業額。

唱片種類方面,東急唱片公司則以歐西歌曲為主,其次是中文及日文流行曲唱片。對於會經出租的唱片的處理方式,店主表示他會無限次的繼續把唱片出租。

而東急唱片公司的訂購唱片方式,是以個別獨立形式購貨,一方面直接向本地唱片公司訂購唱片,另方面則不經本港代理商,直接向外國唱片公司購貨。對於訂購唱片數量問題,店主表示主要依靠個人觀察市場趨勢及趣味爲主。更值一提的是,該店的顧客中有一批是專門購買從外國入口的冷門唱片,這佔此店的營業額亦很重。

---內文節錄完---




網圖分享,記錄了東急唱片分店地址,有圖有真相。


連廻音閣租碟單據也有,網民真厲害!話說廻音閣未搬去東急店舖位置之前,那位置曾有另一間店舖進駐,後來那間店也結束定搬遷,廻音閣才搬到地庫電動樓梯口位置舖位,即以前東急所在地。

相關回憶在另一篇網誌有所補充:


https://wailark.blogspot.com/2017/10/blog-post_25.html


在網路竟找到橫浜舊招牌的模樣。


二手唱片店 蔡琴小鳳姐當旺

位於商場地庫的「CD經濟特區」於1991年開業,是今天場內少數的二手唱片店。舖位乃一個開放式counter,由氣場強大的老闆歐先生坐鎮,親自交收客人帶來的二手碟。生意難做,歐先生不止收唱片,電影VCD、DVD亦來者不拒。而位於同棟大廈的10樓分店則售賣二手碟。他說,購買二手碟的客人以中年漢為主,大家都在尋找那些年的懷舊金曲,如蔡琴、鄧麗君、徐小鳳等。

每間二手唱片店的經營模式也不同。客人放賣唱碟,有些店家只會挑價值較高的碟,其餘不收;有些則以劃一價買下全部。歐先生偏向購買所有客人帶來的碟,再放在樓上店出售,「例如一開始賣50元,隨時間一直降價,到最後滯銷就扔掉」。只見半小時訪問,已有4名熟客找上門。客人捧來一堆唱片、影碟,老闆利落地分門別類,指尖按按計算機叫出一口價,客人沒異議,乖乖收錢離去,是經年儲下來的默契。生意能經營至今,他坦言「是做生意手法對得住人」,不壓價,不欺瞞,靠熟客支持。

(內文轉自明報對"CD經濟特區"的補充。)


自從第一間光顧二手碟的店子(見上圖)在信和出現後,幾乎每星期也到這裡潮聖,Beyond早期CD大部份也是二手購入,價格相宜。

傳聞此店仍在地庫營業時,顧客之多曾經迫爆玻璃,有次路過,從鋪頭玻璃門外觀看,一班傻佬迫埋一齊搵碟嘅情形十分普遍,十足困lift咁...所以店門貼有小心告示...


自從此店搬到樓上舖後,地方寬敞得多。(網圖)

話說這間二手CD舖,它有間兄弟店,就是「音樂圖書館」,據資料說此店在信和開業在先,後來才衍生「CD經濟特區」,過程十分戲劇化,擴充原因就是為了把積存的唱片出售套現,解決資金周轉問題。

音樂圖書館早年以出租唱碟兼售二手CD,當年每人入會費為九十九個大洋,把所得收入用在搜購新舊碟源,存量之多力壓同行,由於曾經被竊二百隻之多,故每隻唱片封面也吸了店名印,決心斷絕盜竊者財路,後來這店也主力出售二手CD,曾經見過簇新的Summer Romance 87,五十多元而已,自忖已有黑膠版,沒買走寶!


一向沒有撕開唱片店標貼,夢幻一般的價錢。

那麼多年從未入過樓上售賣日本寫真集店內見識見識,哈哈,始終覺得尷尬。

除了光顧二手CD,也曾經在信和店舖買過一堆特價友禾叢書,它正正記錄了八九十年代電台唱片騎師的文釆,當時亦貼近日本潮流買新碟,這商場曾經存在過一些品味非常小本經營的唱片店,一段時期喜歡山下達郎、竹內瑪利亞、中山美穗以及一些動畫歌,記得日劇「東京愛的故事」播映,和友人一人一隻「小田和正」Oh Yeah!那些年去「橫濱」買回一些三吋細碟,幾十蚊一隻確實很貴,喜歡便沒計,有段時期興聽台版日本流行榜/動畫雜錦歌,96年左右買部MD機翻錄CD,以賤價賣掉部分唱片,回想起真笨,它是青春放任的其中成分。

九十年代正是黑膠/雷射唱片的交接時期,CD那時還未分東芝版銀圈版,價錢相對合理,由於市場興旺,幾乎去到每間二手店都有所收穫,更意想不到日後會升值起來。




後來玩具熱潮興起,多了一群玩具友出現,最旺場應是九十年代中後期至千禧年代玩具店大鬥價的日子,地舖阿東蝕住賣,同地庫「千代木」各有客源,顧客受惠不少。檔主也轉向光顧扭蛋玩具,早排仍看見「廻音閣」、「横濱」健在(見上圖),心底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堅持。

自從幾年前「CD交易所」結業後,難免令人懷念昔日搵碟的時光,星期六日行信和曾經是種習慣,有時閒日晚上約人睇戲前都會行下,如今覺得信和已不是我輩要行的地方,自覺與潮流脫節非常,消費力貢獻就由年青一輩接棒吧!

延伸閱讀,節錄自已故音樂人阿里安N年前明報專欄:

終於知道當年學校旅行同學播的倫伯歌曲獨有Extended Version卡式可能源自信和吧!

信和地庫創混音神話

至於當時信和中心的地庫,基本上都是水盡鵝飛,然而,一個地下混音神話亦由此誕生。還記得譚校長《愛情陷阱》於1985年風靡全城之勢嗎?由於此曲同樣於本地Disco成為大熱,開始引來一些DJ自製加長混音版本,主要是利用簡單的Echo及Delay效果,再將原版自行接駁加長,而碰巧當時位於信和中心地庫,有一間專營Disco舞台音響燈光的店舖叫混音閣,就開始以代錄形式出售《愛情陷阱》不同的地下混音版。

記得當時店外總有不少人在等候選購,隨後更陸續出現其他廣東歌的地下混音;事實上,地下混音風氣亦驅使本地唱片公司推出官方混音版本,結果《愛情陷阱》12吋Single正式面世。一陣子,亦因此爆發本地12吋混音熱潮,記得那時人人都愛稱之為「大Single」,想不到,本地樂壇其中最呼風喚雨的歷史印記,原來都是源自於信和中心,不愧為港人最潮的集中地。

#橫浜

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

表錯晒情

舊陣屎D人傾電話都要歷住部手機講,自從有左免提之後,例如兩人響走廊迎面相遇,忽然對方"喂"(唔係委)一聲,做人頭耷耷嘅真係會以為有熟人同你打招呼,查實表錯晒情!明明我唔識個靚太架?半秒間先醒起佢同人講電話,你話幾咁戇居!

半題外話,好心D靚太著衫莊重D,唔知裙定褲短到呢,凍親個X手尾長呀,中醫講嘅,曬腳留返去街先,返工出出入入保守D好,俾人睇蝕晒就唔抵啦,發姣返屋企先發!OK?

真心唔明,囝都生左,究竟露俾邊個睇?有D少婦個樣睇落都好似未夠秤咁...真係世風日下...跟住果句唔講啦。


(圖片與本文無關)

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

扮電台節目_20210912


幾個十年 - 太極
改變所有的錯 - 庾澄慶
誰伴我闖蕩 [電影「Beyond 日記」插曲] - Beyond
讓我孤獨的時候還能夠想著你 - 齊秦
長伴千世紀 Unplugged Version - 盧冠廷
===
凡星 - 陳蕾 Panther Chan
關於愛的碎念 - 林奕匡
深夜浪漫 - 張蔓姿, Zpecial
尚有一堆理由顯出我優秀 - Robynn Yip
人類不宜飛行 - Dear Jane
最後的黃昏 - 章尾而
===
要走的始終都要走 - 蔣志光
再見女郎 - 張立基
從來無後悔 - 文佩玲
何必當初 - 李明珠
思行之路 - 徐小鳳
可人兒 - 葉德嫻 
===
柔情蜜意 - 張國榮
再戀
情感的刺
緣份有幾多
春夏秋冬-A-Balloon-s-Journey
A Thousand Dreams Of You

重溫或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l7HLHfK9Tyhc65DtARHRdl2kWFJKen2/view?usp=sharing

隨機精選文章

追蹤者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