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星期日

唱片舖翻身 講金更講心 by 方學明


圖:Enor由喜愛聽歌到夢想成真開唱片舖,一開便超過35年

香港的唱片舖曾經風光,區區「梗有一間喺左近」,但隨着互聯網普及,已消失得七七八八,連老牌HMV上月底也全線結業。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報告,香港唱片銷量年年下跌,以去年數字計,五年間跌幅近半。唱片舖跟文具店、報紙檔、曬相舖一樣,步向夕陽!

然而,夕陽依然有光芒,兩位唱片舖東主與大公報記者訴心曲,一間是老店,另一間開業僅半年多,兩人異口同聲都說,「音樂是不滅的,即使生存空間收窄,但只要用心經營,同樣可以創造出貼心與專業的服務水準。」

/大公報記者 方學明(文) 蔡文豪(圖)

老字號險被老翻打沉

「我細個嘅時候,最鍾意聽《The Sound of Silence》、《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嗰個年代冇乜娛樂,聽歌係其一,聽得多、鍾意聽,慢慢萌生出開唱片舖嘅心願。」Enor是旺角「威威店」唱片舖老闆,該店開業超過35年,行內「老字號」,最能見證唱片舖高低起跌。
  
「八十年代最旺,當年紅歌星一出唱片,啲客搶住嚟買碟,賣到斷市為止,而家,無啦!」Enor說。
  
「威威店」總店開在俗稱「女人街」的旺角通菜街地舖。唱片業興旺時Enor曾有三間分店,但2000年起翻版猖獗,互聯網興盛,下載歌曲「話咁易」,唱片業逐漸式微,Enor陸續關閉分店,一度剩下總店。兩年前,她再在元朗及九龍灣開分店,逆流擴充。
  
與顧客傾音樂經仿似大家庭
  
「呢幾十年講最大打擊,一定係翻版,記得當年成條女人街有十幾檔(翻版)賣緊一百蚊六隻,而我哋正版百幾蚊一隻,無客入嚟買碟,經營真係好艱苦!之後網上下載歌盛行,雖然對生意都有影響,但至少唔係無止境嘅蝕,多番一啲對聽歌有特別要求嘅人,佢哋唔鍾意網上聽歌,要反璞歸真追求實體唱片同黑膠碟,生意才穩定下來。」Enor一口氣說。

Enor意識到經營唱片舖不是與客買賣交易那麼簡單,還要專業化。故此,她除新設代購,還附加專業音樂資訊、尋碟策略等服務,以至將店舖成為與客交流「音樂經」的平台等。「好多客入到嚟,未必知想買乜碟,我哋呢度啲職員會幫佢搵幫佢諗,久而久之,儲咗一大班熟客,得閒佢哋會落嚟舖內『吹水』,傾下偈,講下音樂經,呢度好似一個大家庭。」

實體唱片銷量下跌是不爭事實,Enor認為只要用心經營,找到方向,一樣可以殺出一條血路;正如唱片一樣,查實香港唱片在這十年間變化也很大,唱片不單止是一隻CD,還製作出迎合不同人士要求的格式,例如有SACD、UHQCD及VINYL等,正如Enor所言,「時代向前行是定律,我哋要生存就要有改變,變得更專業更貼心。」


新晉店專賣獨一無二

Kenny曾經是一名雜誌音樂版記者,亦曾在剛結業的HMV任職店員超過八年,負責銷售古典音樂唱片,去年,他毅然告別「打工仔」行列,在旺角一幢專賣音響器材的商廈裏,自資開設該廈唯一一間樓上唱片舖,售賣市場上可能獨一無二的唱片。

「我父母好鍾意聽歌㗎!喺佢哋薰陶下,我自細開始鍾意聽歌,不論Jazz、古典、大戲等,乜歌都聽,唯一唔鍾意係重金屬,亦因為咁,令我長大後投入同音樂有關工作,而且,夢想是開舖賣唱片。」Kenny說。店內擺放着多部古董唱機,有七、八十年代經典的愛華牌(AIWA)雙喇叭手提收音錄音機,也有七十年代的黑膠唱盤,全部是Kenny父親的珍藏,店舖取名「Audio Fi」,是「Audiophile」簡稱,意指音樂發燒友。

唱片用來欣賞絕不炒賣

「我最希望呢度聚到一班志同道合,鍾意音樂,鍾意唱片嘅好朋友,雖則唱片整體銷量下跌,但音樂是不滅,愛音樂愛聽歌嘅人是不會少的。」這是Kenny逆市創業開舖的動力。唱片有「價」,一些絕版、限量版的唱片,坊間炒價可能達唱片本身正價的數倍甚至接近十倍,然而,Kenny向炒風說不,對一些有炒賣價值的唱片,他也不會故意抬價。「唱片是用來欣賞,不是炒賣,這是我原則。」

對比價格,Kenny更重視不同國家版本的音質。「我呢度同一隻碟,可能有日版、美版、歐版等等,鍾意邊個版本,客人自己揀。」他舉例說,日本版唱片高音較好,所以聽純音樂用日版是一種享受;美版唱片則低頻與人聲較佳,所以聽有歌手唱的歌較好。

為了搜羅世界獨一無二的唱片,Kenny周遊各國唱片舖,細心尋寶。「我最多時會去日本一啲小鎮嘅二手店搵懷舊CD,只有小鎮嘅CD舖先搵到好嘢,大城市可能太多人搵已經搵唔到。」他正計劃到歐洲唱片舖入貨,鎖定了東歐等地。「音樂嘅領域其實很廣很闊,東歐仲有好多地方,我仲未涉獵,我想去尋找,再回來同聽友一同分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隨機精選文章

追蹤者

Powered By Blogger